宁波艺星万连壮医生:专注胸部整形25年,以匠心塑自然美
在宁波想找一位的胸部整形医生?许多求美者会提到同一个名字——万连壮。作为宁波艺星医疗美容整形医院的,万医生在业内有个亲切的称呼:"万"。这个称呼不仅源于他医师、研究生导师的身份,更因为他对整形技术那份般的严谨态度。
从医30年,他用双手见证医美发展
1999年,当国内整形美容刚起步时,万连壮医生就开始专注于胸部整形领域。25年过去,当年同期转战医美的外科医生大多已退居二线,57岁的万依然坚持在一线手术台。这份坚持,源于他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字:"匠人易得,匠心难求"。
在宁波艺星的手术室里,每周都能看见万医生戴着眼镜专注操作的身影。护士长常说:"万做手术时,连呼吸声都听不见。"这种专注,让他成为假体隆乳手术视频交流赛操作奖获得者,也是整形美容协会内窥镜整形美容分会为数不多的男性委员。
不追潮流的技术派:比创新更重要
在网红审美泛滥的今天,万医生坚持着老派整形医生的原则。他常说:"好的不是让人一眼看出'做了手术',而是让伴侣以为你只是换了件合身的内衣。"这种理念体现在他每个手术细节中——采用内窥镜技术剥离腔隙,根据肌肉纹理设计切口,甚考虑到未来哺乳的自然垂感。
相比某些机构宣传的"24小时极速",万医生更愿意花双倍时间做术前测量。他的诊室里永远放着三样东西:软尺、立体成像仪和一本翻旧的解剖学图谱。很多求美者说,光是看他画切口线时专注的样子,就觉得特别安心。
学术型医生的温柔:把术语变成家常话
作为研究生导师,万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:把复杂的医学概念转化成宁波老话。他不会说"胸大肌下植入",而是比划着"就像把饺子馅从皮外面塞进去";解释假体选择时,用"糯米团子和年糕"作比喻。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,让不少紧张的患者笑着走进了手术室。
但这份随和背后是严格的学术要求。作为研究型医院学会整形外科委员会委员,他要求团队每做完10台手术就要做一次数据复盘。办公室抽屉里那20多本手写手术记录,记录着从1999年今每个的细节。
选择医生就是选择审美:自然派的坚持
在网红审美盛行的年代,万医生始终坚持"自然度优先"的原则。他有个的"三不原则":不超过本人体型的极限值、不影响正常肢体、不违背人体力学结构。这种克制反而赢得了更多理性求美者的信赖,甚有妈妈带着女儿两代人找他做手术。
在宁波艺星的走廊上,经常能看见万医生下班后还在和患者沟通。对于57岁的他来说,整形早已不是份工作,而是值得用一辈子去琢磨的手艺。正如他常说的:"好的整形医生要同时具备裁缝的、雕塑家的审美,还有重要的——像对待家人般的心。"
如今,虽然已经培养了众多学生,万医生仍然保持着每周3台手术的节奏。在他看来,每个走上手术台的人,托付的不只是身体,还有对美丽的期待和信任。这份沉甸甸的信任,正是他25年来始终保持初心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