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有哪些常见类型?教你科学识别和应对
夏天一到,皮肤问题就容易冒出来。尤其是那些会传染的皮肤病,不仅让人难受,还可能传给家人朋友。今天我们就来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感染性皮肤病,帮你早发现、早处理。
真菌感染:脚气、灰指甲常见
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,所以脚部和指甲容易中招。脚气发作时会出现脱皮、水疱,痒起来特别难受;灰指甲则会让指甲变厚、发黄。这类问题在游泳池、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容易传染。
预防很简单:保持干燥是关键。洗完脚要擦干,袜子选纯棉透气的,公共浴室记得穿拖鞋。如果已经感染,药店能买到抗真菌药膏,时要找医生开口服药。
病毒性皮肤病:带状疱疹要当心
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带状疱疹,近几年特别多见。初期会感觉皮肤刺痛或发痒,接着出现红色疹子和小水疱,通常长在身体一侧。这种病麻烦的是可能留下神经痛,所以发病72小时内用药好。
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作,熬夜、压力大、感冒后要特别注意。50岁以上人群可以考虑接种疫苗预防。
细菌感染:别乱挤
夏天出汗多,细菌繁殖快,背部和头皮经常冒出红色小疙瘩,这很可能是细菌性。很多人喜欢用手挤,反而会让感染扩散。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清洁,用医生开的抗生素药膏。
刮胡子、脱毛时要注意消毒,游泳后及时洗澡,都能有效预防。如果疙瘩变大、化脓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疥螨感染:夜间剧痒要警惕
疥疮现在虽然不多见,但在集体生活中还是可能发生。这种由疥螨引起的皮肤病,典型的特点就是晚上痒得特别,手指缝、手腕、肘部会出现细小丘疹。全家一起治疗很重要,衣物、床单要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。
日常防护记住这5点
1. 个人用品像毛巾、拖鞋不要混用
2. 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,避免直接接触公共座椅
3. 出汗后及时擦干,特别是皮肤褶皱部位
4. 出现可疑皮疹不要自行用药,先确诊再治疗
5. 增强免疫力,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
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?
如果皮疹面积大、反复发作、伴随发烧,或者自行用药3天没改善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孕妇、婴幼儿、糖尿病患者出现更不能拖延。医生可能会做刮片检查或培养实验,找出病原体。
其实大多数感染性皮肤病只要及时正确处理,都能很快好转。关键是别拖、别乱用药,更不要因为觉得"不"就掉以轻心。做好日常预防,就能让皮肤远离这些麻烦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