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内障摘除手术有必要做吗?医生详解手术时机和注意事项
张大妈今年68岁,近看东西总是雾蒙蒙的,连爱看的电视剧都看不清人物表情。儿子带她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是白内障,建议做手术。相信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白内障摘除手术那些事。
白内障是怎么回事?
简单来说,白内障就是眼睛里的"镜头"变模糊了。我们眼睛里有个叫晶状体的组织,就像相机的镜头,年轻时候是透明的。随着年龄增长,这个"镜头"会慢慢变浑浊,就像玻璃上蒙了一层雾,看东西自然就不清楚了。
除了年龄因素,糖尿病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、眼睛外伤等也可能导致白内障。但常见的原因还是自然老化,可以说只要活得够长,每个人都会得白内障。
什么时候需要考虑做手术?
很多人以为要等白内障"熟透"了才能做手术,这是过时的观念。现在的医疗技术很,只要视力下降到影响日常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了。具体来说:
1. 矫正视力低于0.5,并且影响日常生活
2. 出现眩光、重影等症状
3. 无法通过配镜改善视力
像开头提到的张大妈,视力已经下降到0.3,明显影响看电视、做饭等日常,这种情况就建议尽早手术。
白内障手术怎么做?
现在主流的手术方式叫"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",整个过程大概15-30分钟:
1. 先在眼睛上开一个2-3毫米的小口
2. 用超声波把浑浊的晶状体打碎吸出
3. 植入人工晶体
手术是局部麻醉,患者是清醒的,但不会有疼痛感。术后一般第二天就能基本视力,很多人做完手术都感叹:"就像擦干净了眼前的毛玻璃!"
人工晶体怎么选?
现在的人工晶体种类很多,主要分为三大类:
1. 单焦点晶体:价格实惠,但术后需要戴老花镜
2. 多焦点晶体:可以同时看远看近,不用戴眼镜
3. 散光矫正晶体:适合有散光的患者
选择哪种要看个人需求和经济条件。比如60岁的退休教师老师,平时喜欢看书看报,医生就建议他选择了多焦点晶体。
术后需要注意什么?
白内障手术虽然是个小手术,但术后护理也很重要:
1.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
2. 不要揉眼睛
3. 遵医嘱按时滴眼药水
4. 定期复查
一般来说,术后3天就可以正常用眼了,1个月后基本就没太多限制了。
关于白内障手术的几个常见疑问
Q:手术有风险吗?
A: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但白内障手术已经很成熟,并发症发生率很低。
Q:手术后还会再得白内障吗?
A:植入的人工晶体不会再次浑浊,但少数人可能出现后囊混浊,这种情况打个激光就能解决。
Q:能报销吗?
A:普通白内障手术可以报销,但高端晶体需要自费。
写在后
白内障虽然不是什么大病,但会影响生活质量。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经非常有效,就像给眼睛换个新"镜头"。如果您的视力已经开始影响生活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,别让模糊的成为晚年生活的遗憾。
记住,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能早点重获清晰视界。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眼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