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科医生提醒:这些儿童常见病,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!
近天气忽冷忽热,儿科门诊又排起了长队。很多新手抱着发烧的孩子急得直跺脚,其实有些常见问题完全可以在家先观察。今天我们就来0-12岁儿童容易遇到的健康问题,帮你提前做好准备。
一、发烧不是病,关键看精神状态
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发烧,但很多家长一见体温计显示38℃就慌了神。实际上,发烧是身体在抵抗感染的正常反应。如果孩子体温在38.5℃以下,但能吃能玩精神好,可以先物理降温,比如少穿衣服、温水擦浴。
真正需要警惕的是:持续高烧超过3天、出现抽搐、精神萎靡或皮疹,这些情况要立即就医。特别提醒,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必须马上去医院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免疫系统还不完善。
二、咳嗽超过2周要当心
近幼儿园里咳嗽声此起彼伏,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咳了半个月都不见好。普通的病毒冒确实会咳嗽1-2周,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考虑过敏性咳嗽、肺炎等情况。
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白天玩耍时咳嗽少,睡前和清晨咳嗽,很可能是鼻窦炎或过敏;如果咳嗽时带有"鸡鸣样"回声,要当心百日咳;咳嗽伴随呼吸急促、脸色发青,可能是肺炎信号。
三、拉肚子怕脱水
夏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,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都是常见元凶。遇到孩子拉肚子,重要的是预防脱水。可以准备口服补液盐,每次后喝50-100ml。
记住"三观察"原则:观察尿量(6小时无尿要警惕)、观察眼泪(哭时无泪说明脱水)、观察精神(蔫蔫的要重视)。如果出现血便、持续呕吐、眼窝凹陷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四、这些皮疹要分清
孩子身上突然冒出小红点,家长常分不清是过敏还是传染病。幼儿急疹的特点是"热退疹出"——高烧3-4天后体温突然正常,随即出现玫瑰色疹子;水痘的疹子会经历红点→水疱→结痂的过程;手足口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心、脚心和口腔。
特别注意:如果皮疹按压不褪色、伴随高烧不退或出血点,可能是疾病的信号。
五、营养补充别跟风
后台常有家长问:"要不要补钙?补维生素D?补DHA?"其实健康足月的宝宝,6个月内只需补维生素D;1岁后饮食均衡的孩子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。过度补充某些营养素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。
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铁元素储备,缺铁会影响大脑发育。红肉、动物肝脏、深色蔬菜都是好来源,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,可以搭配着吃。
带娃就诊小技巧
后分享几个实用建议:就诊前用手机记录孩子症状变化;带上近的用药清单;把关心的问题写在纸上避免遗忘。如果是传染病高发季,可以错峰选择工作日上午就诊。
养孩子就像打怪升级,每次生病都是免疫系统在"练级"。家长们既要重视又不必过度焦虑,平时多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,遇到问题才能从容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