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洁治有必要做吗?牙医告诉你
近在后台收到不少粉丝提问:"每年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""刷牙很认真还需要做口腔洁治吗?"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结合医院牙科的临床建议,用直白的大白话给大家说清楚。
刷牙再认真也躲不过的牙齿"隐形垃圾"
你以为早晚刷牙就能清洁牙齿?事实可能让你吃惊。我们的牙齿有5个面,日常刷牙只能清洁到3个面,牙缝和牙龈沟这些"卫生死角"长期堆积的食物残渣,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。就像烧水壶里的水垢,这些坚硬的小石头会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出血、口臭,时甚会造成牙齿松动。
上周陪闺蜜去洗牙就遇到典型例子:她每天用电动牙刷+冲牙器,可医生还是从她后槽牙位置清出不少黄褐色结石。医师说:"再好的居家清洁也代替不了器械的深度清理,就像家里大扫除和请保洁的差别。"
关于口腔洁治的3大认知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其实牙缝本就是牙齿正常结构,只是原先被牙结石填满,清除后产生了"变宽"的错觉。就像雪融化后露出原本的地面,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导致牙龈萎缩。
误区二:洗牙特别疼?
现在正规机构都用超声波洁牙机,操作时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在可承受范围内。怕痛的朋友可以选择舒适化洁牙项目,过程中会涂抹表面麻醉凝胶。
误区三:一次洗牙管一辈子?
口腔环境每天都在变化,建议每6-12个月做一次维护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周组织健康也需要规律护理。
不同人群的洁牙指南
抽烟/喝茶人群:建议每年2次洁治,色素沉积容易引发菌斑堆积。
备孕女性:孕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孕前3个月建议完成洁牙。
矫正牙齿者:托槽周围更易藏污纳垢,需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护理频次。
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,由于免疫力较低,牙龈感染风险比常人高3倍,更需要定期清洁。上周接诊的58岁阿姨就是典型,血糖控制不好加上长期没洗牙,导致多颗牙齿出现松动。
如何选择靠谱的洁牙机构?
1. 查看机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
2. 确认洁牙师持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
3. 优先选择包装的灭菌器械
4. 拒绝陷阱(正常价位在200-500元)
记得去年有读者反馈,在某美容院团购了99元洁牙套餐,结果操作不规范导致牙龈撕裂。口腔治疗属于医疗行为,千万不能贪便宜找非正规场所。
洁牙后的正确护理方式
刚做完洁治的1-2天要注意:
• 避免过冷过热饮食
• 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
• 可以配合牙线清理牙缝
• 吸烟人群少禁烟24小时
很多人反映洁牙后几天有轻微敏感,这是牙根表面暂时暴露的正常现象,通常3-5天就会缓解。如果持续不适,要及时复诊检查。
写在后的话
牙齿是伴随我们一生的"好伙伴",而口腔洁治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与其等到牙疼出血才治疗,不如把预防做在前面。看完这篇文章,如果你已经超过一年没检查过牙齿,不妨抽半小时去做个口腔清洁,这个简单的习惯可能会让你80岁还能啃苹果。
有什么关于洁牙的具体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下期我们会详细讲解「牙龈出血到底暗示什么健康问题」,记得关注更新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