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妊娠糖尿病是怎么回事?孕期血糖管理看这篇就够了!
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,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开始关注妊娠期健康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妊娠糖尿病那些事,帮助各位孕妈妈安心度过这个特殊时期。
什么是妊娠糖尿病?
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。这主要是由于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,导致血糖升高。在我国,每100位孕妇中就有6-7人会遇到这个问题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妊娠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不同,多数人在分娩后血糖会逐渐正常。但孕期如果控制不当,可能会影响母婴健康,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。
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?
以下几类孕妈妈需要格外关注血糖情况:年龄超过35岁、怀孕前体重超标、有糖尿病家族史、曾经生育过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kg)、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,或者之前怀孕时就出现过妊娠糖尿病。
建议所有孕妇在孕24-28周期间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,这是目前筛查妊娠糖尿病的方法。

血糖升高对母婴的影响
对妈妈来说,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、羊水过多的风险,也更容易发生感染。对宝宝而言,妈高血糖环境可能导致胎儿长成巨大儿,增加分娩困难,新生儿出生后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等问题。
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,绝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通过科学管理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

如何管理孕期血糖?
饮食调节是基础。建议少食多餐,把一日三餐分成五到六餐,主食适当控制但不可完全不吃,尽量选择粗粮。蛋白质要充足,多吃鱼虾、瘦肉、蛋奶,蔬菜可以多选绿叶菜。水果要适量,好在两餐之间食用,避开高糖分水果。
适当运动很关键。如果没有医生特别叮嘱需要卧床休息,建议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,或者选择孕妇瑜伽、游泳等温和运动。运动时间好安排在餐后1小时左右,这时候血糖较高,运动帮助消耗多余血糖。
监测血糖不可少。医生通常会建议每天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,记录下数据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。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,血糖仍然控制不理想,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,这是目前孕期的降糖方式。
产后需要注意什么?
分娩后6-12周需要再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,确认血糖是否正常。即使血糖正常,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普通人高,所以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血糖。
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好处,既能帮助妈妈消耗多余热量,又能降低宝宝未来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。
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,合理饮食、坚持运动、控制体重,这些都是预防糖尿病的长远之道。

写在后
妊娠糖尿病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科学应对。通过合理的饮食、适当的运动,配合必要的医疗干预,绝大多数孕妈妈都能平稳度过孕期,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。
如果您对妊娠糖尿病还有疑问,建议直接产科医生或内分泌科医生,获得个性化的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