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是什么?如何治疗和预防?一文讲清楚
牙周炎这个话题,在口腔健康领域中的关注度一直很高。很多人以为只有牙齿蛀了才需要看牙医,其实牙周问题同样不可忽视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牙周炎,从它是什么、如何治疗到日常怎么预防,一次性给大家讲明白。
牙周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牙周炎,简单来说就是牙齿周围的组织发生了炎症。开始可能只是牙龈红肿、刷牙时容易出血,很多人不太在意,以为只是上火。但如果一直拖着不处理,炎症会逐渐向深处发展,影响到支撑牙齿的牙槽骨,时甚会导致牙齿松动、脱落。
牙周炎不是形成的,它往往是从牙龈炎演变而来。平时刷牙不干净,牙菌斑和牙结石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堆积,时间长了就会刺激牙龈,引发炎症。如果有抽烟习惯、长期口腔清洁不到位,或者身体免疫力下降,得牙周炎的风险就会更高。
牙周炎有哪些常见治疗方式?
一旦确诊牙周炎,医生会根据炎症的程度,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法。早期发现的话,治疗相对简单,也更好。
种是基础治疗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洗牙”和“深层清洁”。通过超声波洁牙,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。如果牙周袋比较深,可能还需要做龈下刮治,把牙龈下面的脏东西清理干净。这一步能有效控制炎症,防止它继续发展。
如果炎症已经对牙槽骨造成了,可能就需要牙周手术了。比如牙周翻瓣术,把牙龈切开,直接清理深层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;或者引导性骨再生术,植入人工骨粉,帮助受损的牙槽骨重新长回来。这些方法都是为了保住牙齿,避免它进一步松动。
治疗完成之后,定期复查特别重要。一般建议每三个月到半年回访一次,让医生检查牙周状况,必要时做维护性清洁。这样才能确保炎症,更持久。

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牙周炎?
预防牙周炎,关键就在于日常的口腔清洁和定期检查。每天早晚认真刷牙,每次少两分钟,别忘了用牙线清理牙缝。很多人刷牙只刷表面,牙缝长期不清理,很容易藏污纳垢,成为牙周炎的温床。
建议大家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有些人担心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洗牙只是清除了本就该清理的牙结石,还原牙齿真实的健康状况。如果长期不洗牙,牙结石越积越多,反而会挤压牙龈、加剧萎缩。
另外,戒烟、控制血糖、均衡饮食也对牙周健康有帮助。尤其是吸烟的人,牙周炎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高很多,而且治疗也会扣。

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
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牙龈经常红肿、一刷牙就出血,或者感觉口腔有异味、牙齿好像变长了,那就要多留个心眼。这些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。早点去看医生,就能早点干预,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
牙周炎虽然常见,但只要重视预防、及时治疗,大多数人都能有效控制。别等到牙齿松了才后悔,那时候治疗起来更复杂,花费的时间和也会更多。

写在后
牙齿是陪伴我们一辈子的大事,牙周健康更不能掉以轻心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牙周炎,学会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。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口腔健康的问题,欢迎进一步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