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妊娠糖尿病是什么?孕期血糖管理全指南
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阶段,但有些准妈妈会在孕检中发现血糖异常。这种在怀孕期间出现或被发现的血糖升高现象,医学上称为妊娠糖尿病。它不同于普通的糖尿病,多数在分娩后血糖会正常,但孕期需要特别重视。

哪些准妈妈容易得妊娠糖尿病?
以下几类孕妇需要特别注意: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;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4的超重人群;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准妈妈;曾经生育过巨大儿(体重≥4kg)的孕妇;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。如果符合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建议在孕24-28周时主动要求做糖耐量检查。
妊娠糖尿病的常见症状
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,这也是为什么要做产检筛查的原因。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容易口渴、尿频、容易疲劳等情况,但这些症状在正常怀孕时也可能出现,容易被忽略。可靠的还是通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确诊。

血糖控制不好对母婴的影响
对孕妇来说,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、羊水过多、难产等风险。对胎儿而言,可能导致巨大儿、新生儿低血糖、黄疸等问题。长期来看,这类妈妈和孩子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。但通过科学管理,这些风险都能显著降低。

确诊后该如何应对?
首先不要过分紧张,大多数通过饮食和运动就能控制。建议准备一个血糖仪,每天监测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。记录饮食和血糖变化,帮助医生调整方案。产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转诊到营养科,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。
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建议
基本原则是均衡饮食、少食多餐。每天可分5-6餐,三大营养素比例要合理。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,如糙米、全麦面包等。控制水果摄入量,每天200-300g为宜,避免果汁。足够的蛋白质摄入,如鱼、瘦肉、豆制品等。每天饮水1.5-2升,但避免含糖饮料。
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
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,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很有帮助。推荐散步、孕妇瑜伽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。运动时间好安排在餐后1小时左右,注意监测运动前后的血糖变化。如果出现腹痛、流血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?
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1-2周后,血糖仍不达标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。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,是目前的降糖药物。需要特别注意注射技术、剂量调整和低血糖的预防。部分医院可能会胰岛素泵治疗。
分娩后需要注意什么?
大多数产妇在产后6-12周血糖会正常,但仍需在产后6-12周复查糖耐量。建议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控制体重。未来计划再次怀孕时,要提前3个月做孕前检查。每年检查一次血糖,因为这类女性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。
给准妈心理建议
确诊妊娠糖尿病不必过度焦虑,通过科学管理,绝大多数孕妇都能顺利度过孕期。建议加入医院的孕妇学校,学习相关知识。和家人沟通你的顾虑,获得支持。记住,你现在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,更是为了宝宝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