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视是怎么回事?眼科医生科普这种常见视力问题
早上起来看书要拿远些才看得清?看近处的东西容易疲劳?这可能是远视找上门了。很多人以为远视和近视是相反的概念,其实它们都属于屈光不正的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视力问题。
什么是远视?
简单说,远视就是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,看远处相对清楚些。这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较短,或者角膜曲率过平,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造成的。就像相机对焦不准,拍出来的照片模糊一样。
要注意的是,轻度远视的年轻人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,因为眼睛可以通过调节来补偿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这种代偿能力下降,问题就会慢慢显现出来。
哪些人容易得远视?
远视在儿童中很常见,据统计约有25%的学龄儿童存在远视。这种先天性的远视往往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改善。但如果度数较高,还是需要及时矫正。
成年人出现远视的情况也不少,尤其是40岁以后,随着眼睛调节能力的自然衰退,原本潜伏的远视问题就会暴露出来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中年突然发现自己"老花"了,其实可能是远视在作怪。
远视有哪些表现?
常见的症状就是看近处的东西费劲,比如看书、看手机时要拿远些才看得清。长时间用眼后容易出现眼睛酸胀、头疼的情况。小朋友如果有远视,可能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不喜欢看书、经常揉眼睛等。
值得警惕的是,儿童时期的远视如果没有及时矫正,可能会导致弱视或斜视等问题。所以定期带孩子做视力检查很重要。
如何检查远视?
确诊远视需要通过的验光检查。常规的视力表检查只能发现部分问题,的验光才能测量屈光度数。建议每1-2年做一次验光,尤其是儿童和40岁以上人群。
现在很多眼镜店都验光服务,但为了确保性,好去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。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合适的矫正方案。
远视需要治疗吗?
轻度远视且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可能不需要特殊处理。但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,就需要考虑矫正了。目前主要有三种矫正方式:
1. 配戴眼镜:这是常见也是的方法。远视眼镜是凸透镜,可以帮助光线正确聚焦。
2. 隐形眼镜:适合不喜欢戴框架眼镜的成年人,但需要注意清洁护理。
3. 屈光手术:适合度数稳定的成年人,通过激光改变角膜形状来矫正视力。
特别提醒:远视矫正需要个性化方案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不要自行购买眼镜或尝试偏方。
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?
保护视力要从日常做起。建议每用眼1小时休息5-10分钟,多远眺绿色植物。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,光线要充足但不要刺眼。饮食上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菠菜等。
对于儿童远视,家长要特别注意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多鼓励户外。有研究表明,每天2小时的户外对预防视力问题很有帮助。
关于远视的几个误区
误区一:远视比近视好。其实两者都是视力问题,都需要重视。
误区二:戴眼镜会让度数越来越深。这是错误观念,合适的矫正反而有助于控制度数增长。
误区三:远视可以自愈。儿童远视可能随年龄减轻,但中高度远视很难自行。
如果觉得视力有问题,靠谱的做法是及时就医检查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值得我们好好呵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