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鼻喉科常见问题解答:从鼻炎到咽喉炎,一文读懂健康养护
早上起床连续打喷嚏?喉咙总像卡了东西?耳朵嗡嗡响了一周?这些耳鼻喉科的小毛病,可能正悄悄影响你的生活质量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顾问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你了解耳鼻喉那些事。
鼻炎不是感冒,别再乱吃药了
很多人把流鼻涕当感冒治,吃半个月药不见好才想起来看医生。其实过敏性鼻炎有三大特征:阵发性打喷嚏、清水样鼻涕、鼻痒像蚂蚁爬。遇到花粉、灰尘症状就加重,吃感冒药当然没用。
建议试试这两个生活小妙招:每天用35℃生理盐水洗鼻,卧室定期除螨。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周,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过敏原检测,医生可能会推荐鼻用激素喷雾,别听到激素就害怕,局部用药吸收量不到全身的1%。
喉咙异物感?先别自己吓自己
总感觉喉咙有东西卡着,咳不出咽不下,很多人反应是上网查"喉状"。其实80%的病例只是慢性咽炎,常见诱因就三个:长期用嗓过度、胃酸反流刺激,或者空调房空气太干燥。
上周接诊的就是典型例子,上课总清嗓子,检查发现只是淋巴滤泡增生。建议她改用小蜜蜂扩音器,教室放加湿器,配合含服慢严舒柠,两周后症状明显缓解。记住:真正引起的异物感会伴随声音嘶哑、吞咽疼痛,别自己吓自己。
耳朵突然听不清?警惕这些危险信号
洗澡进水后耳朵闷堵很正常,但出现这三种情况要立即就医:单侧听力突然下降、耳鸣伴随眩晕、耳道流出带血分泌物。曾有位程序员熬夜后左耳失聪,以为是疲劳,拖了3天才就诊,错过突发性耳聋的黄金治疗期。
日常保护耳朵记住"三不":不用棉签掏耳(会把耵聍推更深),不长时间戴入耳式耳机(每天不超过2小时),感冒时不使劲擤鼻涕(可能引发中耳炎)。
儿童扁桃体要不要切?关键看这几点
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扁桃体手术高峰,但并非所有肿大都要切除。出现这三种情况才建议手术:一年发炎超过7次、睡觉呼吸暂停、已经影响颌面部发育。现在多采用低温等刀,出血少快,术后还能吃冰淇淋镇痛(当然要适量)。
家长关心的是免疫力问题。其实5岁后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就会被其他组织替代,术后合理补充蛋白质,适当运动,孩子的抵抗力不会受影响。
给忙碌人士的耳鼻喉保养清单
1. 空调房放杯水,保持40%-60%湿度
2. 说话多的人随身带温水,每小时抿两口
3. 鼻炎患者出门戴纳米纤维防护口罩
4. 坐飞机起降时嚼口香糖能保护耳膜
5. 每年做次耳鼻喉内镜检查,尤其吸烟人群
后提醒大家:耳鼻喉器官彼此连通,一个小问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,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,别轻信网红偏方。健康无小事,从呼吸畅通开始呵护自己。